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追溯▏我国首次南极寻梦之旅掠影

2016-11-19 溪流 溪流的海洋人生
1984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共计591人从上海出发开启了首次南极寻梦之旅。591人首批南极科考队员由科学家、军人、记者、建筑工人、船员等组成,乘坐中国自行制造的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0号”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开始了开创历史的远航。首次南极考察,没有任何经验,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当时的南极科考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航线、如何跨越12个时区?如何补给、如何落脚?等等都是难题。何况向阳红10号不是破冰船也不是抗冰船,就是一艘普通的科考船。因此,在兴奋和激动之余,考察队不少队员出发前也曾写下这样壮烈的誓言:如果在南极科考中不幸牺牲,就将遗体安放在那片冰雪大陆上……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南极科考?根据《世界南极矿物资源管理条约》的规定,各国在南极可开发时能够享受的资源份额将由其对南极科考事业的贡献程度来决定,而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蕴藏丰富资源,又没有被开发的净土。现有的勘探资料显示,除了世界最丰富的陨石资源外,南极还是人类最后的淡水库、储量最丰富的镍铁矿山、最大的磷虾蛋白库等等,除此之外南极的物理学天文学观测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不在南极设立考察站并进行常年观测,就很难预测臭氧空洞及其带来的地磁变化会给我国气象带来怎样的影响。西方最早的南极科考探险始于18世纪70年代,比起来中国晚了将近二个世纪。早在1957年,发达国家广泛介入南极科考,并在全球掀起了南极科考热的时候,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就提出,地球是一个整体,极地的存在和演化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建议中国在派出的留学生中,要有人学习极地专业。在1962年制定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一些科学家提议中国要进行南极科学考察工作。1964年,在新成立的国家海洋局的任务中,就有“将来进行南、北极海洋考察”的设想。但真正得以启动已经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8年,著名的生物学家曾呈奎院士在给方毅副总理的信中提到,到1982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也要提出南极考察,作为拥有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理应参加这项工作,为将来两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准备条件。方毅副总理在信中批示:南极考察是一个大项目,由国家海洋局研究实施。中国最初参加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但因为当时有国家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故而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途退出。上世纪80年代初,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多个考察站,其中包括超过40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可是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却直到1980年1月才委派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远赴南极考察。1981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南极办公室。其实据时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极地办主任郭琨回忆,“当时甚至不知道该去考察哪些项目,只能从报纸上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而所谓的南极办,连同郭琨在内,成员一共有5人。

1983年,中国终于得以出席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十二次《南极条约》缔约国会议。本应是圆梦,可是郭琨先生形容他出席此次会议的感觉,只有“屈辱”,原来我国是以观察员代表团身份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只能聆听,并且每当会议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时,包括中国代表在内的9个缔约国代表就会被请出会场。因为在南极没有科考站,只是条约参加国里的“三等公民”,堂堂10多亿人口的国家在南极竟然没有发言权、表决权,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中国亟需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并建立自己的南极科考站,这也关乎整个国家的尊严。

1984年2月7日,32名科学家联名致信国务院,建议中国建立南极考察站。时任副总理李鹏表示首肯,但指示花钱不能超过2000万。6月25日,《关于我国首次组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的请示》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准,确定我国将在南极建设第一座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众所周知,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南极的夏季,即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因为这个时间段内,南极处于极昼。所以准备的时间,一共只有4个月左右,尽管准备工作如此紧迫,但还是赶在节点之内完成了。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我国南极科考艰难的开启

1984年11月20日上午10时,“向阳红10号”缓缓离开上海黄浦江码头,开始了那段开创历史的远航。在出发36天后的1984年12月26号,首批南极考察队终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抵达南极乔治王岛,其实“向阳红10号”航行到赤道时,带的淡水都极少了,一天连喝带刷牙带洗脸就一缸子水。当到达乔治王岛时,科考队员兴奋还是难以言表的。甲板上到处站着人对着陆地高喊:南极、南极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其中的74名队员则组成南极洲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继续向南极深处进发,并于24日进入南极圈。

南极被称为“世界风极”,以多风暴而著称,中国首批科考队乘坐的“向阳红10”号船在南大洋考察第一阶段的8天航行中,就遇到4个风暴气旋,而且一个比一个强烈。1985年1月26日,刚驶进18号海洋观测站附近海域进行大洋调查的“向阳红10”号,就陷入了极地气旋的中心区,遭遇了12级以上的大风暴,风速达到每秒34米,最大浪高8.6米。“17天中遇到了8个极地气旋风暴,几乎每天都是在与狂风恶浪的搏斗中度过。”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说。

尽管如此,在编队领导精心组织、指挥下,大家合力抗风,密切注视风向浪向,迎风顶浪,慢速航行。在舵效失灵、涌浪冲击船体改变航向时,小心地靠一进一退保持方向,全体船员全部就位,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考察队遵循“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风大进湾、风小出击、灵活机动、因时制宜”的原则,先后4次进湾避风,而后灵活出击。就这样,凭着一股志气与胆识,南大洋考察队进行了37个站位的综合观测与采样,测线总长3115公里,完成了以磷虾生物资源及其环境为重点的南大洋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和样品,在14个科研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乔治王岛的登陆地点是一片背靠雪山的荒凉海滩,当时在这片海滩上,乌拉圭、智利等几个国家也在争先恐后地建立考察站。事实上,的南极第一站长城站并不在真正的南极圈内,而是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但是在冰雪覆盖的“科考圣地”——东南极,海面上到处是浮冰和冰山,我国没有破冰船,很难深入东南极。南极大陆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夏两季,每年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为夏季,其他时间为冬季。南极的夏季是黄金季节,只有这个季节可以建站。因此对于南极科考队员来说,必须在南极冬天来临之前完成建站使命,即1985年2月28日前之前必须返回,还因为“向阳红10号”没有破冰功能。

基于此,对于留下来建站的队员们来说,从登陆的第一天起,队员们就绷紧了神经,一定要在这里立足扎稳脚跟!这是大家唯一的念头。于是,没有庆祝,没有观光,艰苦的劳动从登陆日当天就开始。考察队员们住在帐篷里,每天早晨五点左右队长就开始挨着各个账篷吹哨子叫大家起床。“一吹哨,大家就坐起来了,迷迷糊糊地就听见队长说今天天气好,赶快吃饭好干活,坐起来了,可队长一离开,所有人就不由地又躺下了,队长只好回来再叫一遍。” 现任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调研员董利讲述的这个小插曲可以生动说明当时队员们的辛苦程度。

在南极的另一个考验是在极度干燥条件下脱皮,从鼻尖到脸颊先开始,到后来是脸上脱三层皮。尽管工期紧、条件艰苦,但队员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85年2月20日,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同时还安装了发电机、架设了大型通信天线、建起了气象观测场。在长城站落成大典上,乔治王岛上空第一次奏响了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面特制的五星红旗迎着风雪徐徐升起,格外鲜艳夺目。在落成典礼的那天,100多汉子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在长城站的主楼前,队员们树立了一块路标牌,标明了长城站与北京的距离:17501.949公里。

中国第一批激战南极的勇士们,就是硬在南极的风暴与冰雪中创造了奇迹,在此,我们要向参与第一次南极科考的勇士们致敬,你们都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人的第一次南极科考,洗刷了中国在南极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屈辱历史。中国科考站的建立,为南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中国人第一次南极科考,也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南极泰山站
首次南极科考的意义

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洲和南太平洋的考察活动历时142天,航程4.9万公里,进行了海洋生物、水文、地质、气象、地球物理、海洋环境等6个学科23个项目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取得14项突破性的成绩。绘制了长城站及其附近地区1:2000的地形图;探测记录了6小时的高空大气“哨声”;监测记录了18次南极半岛地区的地震信号;观测接收了大量的极区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采集了111块各种地质样品。

这次考察获取的大量样品、数据和资料,填补了我国极区资料的空白,为继续深入进行极地考察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1985年5月6日,在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庆功授奖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南极科考立功人员颁奖。李鹏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队员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并号召全国人民向科考队员学习,为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做贡献。由于独立南极科考站的建立和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中国于1985年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对于南极事务,中国从此有了话语权。

目前,世界上有3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70多个科学考察站,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其中,俄罗斯在南极建立了8个考察站,为目前南极考察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阿根廷在南极共有7个考察站。此外,美国共有6个考察站,位居第三。

如今,我国也相继在南极大陆建立起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考站,成为世界南极科考重镇之一。前不久的2016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再次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1984年,中国考察队首次开启国人南极筑梦之旅,再到本次第33次南极科考,这中间我们已走过三十二年。首次南极科考,他们以每日17个小时的工作量,在到达南极的45天之后,就完成了长城站的建设,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付出与担当,才有中国南极科考不断向南极内陆更深处挺进的今天。

明天我国开启南极科考32周年的纪念日,再次向参与首次南极科考的拓荒者们致敬,你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谱写了一首壮丽与惊心动魄的史诗!

作为当时南极科考的牵头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派出了28名科考队员。32年前这些科考队员们是个什么样子?他们首次踏上南极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海洋二所参与其中的南极勇士们,用一批珍贵的照片记录下了当年的故事。随着那一张张照片的展现,也仿佛把我们将时光带回到32年前……

1984年11月20日南极考察队在上海举行启航仪式

科考队员在内拉顿号船上用抛弃式

温深仪测量南大洋水温随深度的变化

南大洋考察示意图南大洋考察队全体队员合影

1984年12月22日二所生物室

7位队员在阿根廷乌斯怀亚

向阳红10号到达南极阿德利湾

1985年1月19日至2月中旬“向10”

开赴南极半岛海域进行首次南大洋综合科学考察

科考队员对南极磷虾进行生物学测定科考队员在“向阳红10号”柱状采样海洋浮游生物采样科考队员用箱式取样器在南大洋底层取样成功科考船遭遇风浪科考队员在乔治王岛上与海豹玩耍杭城市民欢迎海洋二所的科考队员们凯旋

相关阅读推荐:

海洋技术▏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

知识窗▏细数中国的海洋调查船

海洋论坛▏国外海洋科考船现状及总体设计技术发展方向

海工装备▏浅析国外海洋综合调查船发展趋势

海洋军事▏中国海军为什么要配备破冰船

外军军史▏美国海军潜艇的北极冰下导航(上)

外军军史▏美国海军潜艇的北极冰下导航(下)

海洋地理▏北极地区地名纵横谈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